2008年电池行业的市场现状及发展预测报告—《电源资讯》杂志

时间:2009-03-12 18:08来源:世纪电源网

摘要:2008年电池行业的市场现状及发展预测报告—《电源资讯》杂志摘要:在科技的进步和下游应用需求增加的推动下,电池产业的发展将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趋势一:传统铅酸电池、镍镉电池在民用领域将被逐步取代传统的铅酸电池体积大、能效较低,且污染严重,其市场需求量正逐年下降;趋...

 

2008年电池行业的市场现状及发展预测报告—《电源资讯》杂志
摘要:
在科技的进步和下游应用需求增加的推动下,电池产业的发展将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趋势一:传统铅酸电池、镍镉电池在民用领域将被逐步取代传统的铅酸电池体积大、能效较低,且污染严重,其市场需求量正逐年下降;趋势二:镍氢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快速发展;趋势三:太阳能光伏电池蓬勃发展。
 燃料电池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燃料电池将是继水力、火力、核能之后的第4 代发电装置及替代内燃机的动力装置。燃料电池作为能源利用的新技术,具备高效、洁净等优点,已成为当今世界能源领域的开发热点。
一、电池产业发展趋势
在科技的进步和下游应用需求增加的推动下,电池产业的发展将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传统铅酸电池、镍镉电池在民用领域将被逐步取代传统的铅酸电池体积大、能效较低,且污染严重,其市场需求量正逐年下降;由于镉具有毒性,许多发达国家已建议禁止使用镉镍电池。传统电池在民用领域将被逐步取代。
趋势二:镍氢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快速发展
锂离子电池具有容量大、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性等优点,在高端消费类电子通讯产品等中小功率电池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首选电池。尤其在移动通讯设备(如手机)、便携式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等领域,锂电池消费量正迅速增长。
与锂电池相比,镍氢电池具有大功率技术成熟、安全及可靠性好、循环利用率高、成本低等优势。镍氢电池在工业用电池领域,特别是在大功率工业用动力电池领域正逐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趋势三:太阳能光伏电池蓬勃发展
太阳能光伏电池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具有环保、资源取之不尽等优点。尤其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的光伏发电系统正处在蓬勃发展时期,未来几年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将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
二、应用广泛的铅酸电池市场分析
铅酸蓄电池是蓄电池的一种,主要特点是采用稀硫酸做电解液,用二氧化铅和绒状铅分别作为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一种酸性蓄电池。铅酸电池自从二十世纪中期成功商品化以来,产品技术发展已十分成熟,目前被广泛使用在许多领域,如交通工具动力系统、储能设备及不断电系统等。其中,用于储能设备及不断电系统之固定式铅酸电池近年来在IT产业带动下持续成长。
近年来,随着汽车、交通、电信等基础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铅蓄电池工业进入高速增长期。中国铅蓄电池制造厂家已经1500多家,销售额平均以每年约9.5%的速度增长。其中,铅蓄电池总销售额为390亿元左右,约占电池总销售额的34%,与一次电池、小型二次电池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2007年,铅酸电池的销售额达到427.4亿元,同比增长9.6%。前几年,中国铅蓄电池以汽车电池为主,约占总产量的30%左右。近年来,随着电信、电力、备用电源、电动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汽车电池、工业电池(包括电动汽车、电动助力车电池)平分秋色的局面。
1.铅酸电池产品特点
(1) 铅酸电池商品化已久,有些特性仍较新一代电池为优,短期不易被全面取代。
由于铅酸电池占二次电池市场一半以上比重,吸引了其他电池技术争相竞逐开发以替代市场,惟每种技术目前看来仍各存在若干问题点。其中,镍镉电池因有记忆效应及环保问题预期未来应该不会是主流技术,同样的,镍氢电池亦具记忆效应的缺点,而锂钴电池则有引人担忧的安全性问题,至于锂锰电池的缺点则是高温特性差及产品售价仍高。最后,锂铁电池目前则仍卡在专利与制程技术不成熟的瓶颈。
发展较早的铅酸电池虽因能量密度低、效率差、使用寿命不长且较不环保等特性,较为人所诟病,但却保有可浮充、无记忆性、安全及高温特性佳等优点,加上铅酸电池产品售价仍相对便宜,短期内不易被其它电池技术全面取代。
(2)铅酸电池分为启动、动力及固定式三种,近来以固定式VRLA电池成长性佳。
铅酸电池可分为启动式、动力式及固定式等三大類,启动式铅酸电池主要被用于汽車、机車及船泊等应用;动力式铅酸电池被用于牵引、电动車及煤矿防爆等应用;固定式铅酸电池则大多用被于各式储能设备、不断电系统及航标等应用。其中固定式铅酸电池又分为须加水的开放式铅酸电池及封闭式阀控铅酸电池(VRLA:Valve Regulated Lead Acid),其中,VRLA由于不须加水且维护简单,成长动力较佳。
2.铅酸电池市场特点
(1)产品特征
随着用户需求的发展,铅酸电池厂商不断的完善自身的产品线,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可靠的铅酸电池产品。同时,铅酸电池朝着绿色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灵活的调节铅酸电池模块的数量。从横向来看,铅酸电池产品继续沿着大客户合作的方向。
(2)价格特征
在价格竞争方面,2008年中国铅酸电池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整合后的厂商利用整合优势在生产规模、制造成本、技术等各个方面控制了生产成本,从而以更有竞争力的价格打击竞争对手,扩大自身产品影响、提高市场占有率。这样的做法给行业中的跟随者产生了很大的压力,而对于用户来说确实能够以更低的价格得到更好的产品。而另一方面,本土厂商也加大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并努力降低自身的运营成本。
(3)促销特征
促销方式也更多的采用巡展、广告来带动用户对高可用、低维护成本的铅酸电池的需求。厂商在促销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概念、理念、方案的宣传而不仅仅集中于产品性能与技术指标,更注重于长期的营销策略而不是短期的促销行为。
(4)渠道特征
在渠道方面,销售渠道中系统集成商的销售比例也一直呈上涨的趋势。而在其他销售渠道中,渠道商的服务能力,渠道的增值能力成为铅酸电池厂商们最为关注的渠道能力。2008年中,各个铅酸电池渠道商在加强自身硬件技术能力的同时,也纷纷在服务能力上做出努力,提升渠道为用户提供的增值服务,同厂商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同时也加强了渠道自身的获利能力。
3、铅酸电池市场发展趋势
(1)产品与技术
在2008年,国内铅酸电池厂商多年来凭借价格和渠道优势,市场已经有了不错的业绩,但是它们并不会安于现状,在加大研发力量的基础上,逐步走向高附加值市场。数据爆炸所带来的对数据中心设备以及对供电系统的压力都是今后铅酸电池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铅酸电池技术也会更多的向节能、绿色的方向发展。
(2)价格
1)近年来原料上涨,影响厂商毛利率表现,惟长期则可淘汰小厂减缓价格竞争。
近年来原物料高涨,占铅酸电池成本三成以上之铅金属价格也持续看涨。当原物料上涨时,若铅酸电池厂商无法全部转价于产品售价,将因此不利于厂商的毛利率表现。
铅金属价格的上涨除了对毛利率造成负面影响之外,厂商备料所积压的资金也将随之提升,增加厂商营运难度。然而,若以正面角度来看,由于财务健全的大厂在资金调度能力应较小厂较具优势,倘若因原物料上涨因素而使小厂遭到淘汰,将有利于舒缓市场殺价竞争并使产业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2)许多厂商为降低成本而转往中国生产
长久以来,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及政府13%出口退税之优惠,吸引全球铅酸电池大厂将产能移往大陸,使得其成为全球最大铅酸电池出口国。但近年来由于大陸环保意識抬头,加上2006年9月中国决定取消铅酸电池的出口退税,已导致大陸铅酸电池厂的竞争力降低。中国取消铅酸电池的出口退税,使得铅酸电池之加工出口厂的竞争力大幅降低。因此,未来除扩展中国内需外,加工出口厂商在第三地的产能布局恐将无法避免。
、技术成熟的镍电池市场分析
1 镍电池产业链
   镍电池包括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镍锌电池等系列电池。镍电池上游原材料主要是泡沫镍、储氢合金粉等。其中,泡沫镍是镍氢、镍镉等二次电池的电极骨架材料。
 
2镍电池市场前景分析
(1)镍氢电池逐步取代镍镉电池
2006 年,全球小型二次电池总销量约79.79 亿只,其中镍氢电池和锂电池合计占57%,占据小型二次电池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虽然镍镉电池仍在当时占据较大份额,但由于其环境不友好的缺点,其份额正在逐步被镍氢电池取代。
 
2)全球镍电池产业持续稳定增长
镍电池具有大功率技术成熟、安全及可靠性好、循环利用率高、成本低等优点。除镍镉电池因环保因素正逐渐被取代外,镍锌电池和镍氢电池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电动玩具、照明灯具、移动通讯等各类电器电子产品。在全球消费升级、工业产品升级的大背景下,电器和电动工具等产品的无绳化和便携化要求越来越强烈,镍电池的应用领域仍不断拓宽。
尤其是镍氢电池具有大功率电池技术成熟的优点,随着全球工业化升级对工业用二次电池的功率、容量、循环使用寿命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镍氢电池在工业用电池领域,特别是在大功率工业用动力电池领域也正逐步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全球镍电池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如日本三洋、松下和我国的比亚迪、科力远等厂商。由于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各大企业间的竞争总体上较为平稳。
未来,三大因素将推动镍电池的市场需求快速稳定的增长:
①随着工业制造的技术升级和民用市场的消费升级,镍氢电池将逐步取代镍镉电池,推动镍氢电池行业的持续增长;
②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的蓬勃发展,将推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储能部件‐‐镍氢高温电池行业的快速增长;
③镍氢电池是极具发展前景、竞争力强的动力电池之一,未来混合动力汽车(HEV)的快速发展将推动镍氢动力电池实现跨越式增长。
、需求大幅增长的锂离子电池市场分析
1锂离子电池产业链
锂离子电池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电极基材、隔离膜和罐材等。其中,正极材料是锂电池中最为关键的原材料,直接决定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电池能否大型化,同时也是锂电池成本占比最高的材料,约占锂电池电芯材料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目前,正极材料主要是锂钴氧、锂锰氧、锂镍锰钴氧和磷酸亚铁锂等,负极材料为石墨。
2锂离子电池市场前景分析
1)全球锂离子电池消费品发展迅速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体积小、无记忆效应、无污染、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PDA、数码相机和携带式电动工具等领域,其中笔记本电脑占23%,手机占50%,为最大应用领域。
锂离子电池自 1992 年由索尼公司产业化以来,全球锂电池市场基本由日本独霸天下。近年来,随着中国和韩国的迅速崛起,日本锂电池的市场分额逐渐减少,全球锂电池产业形成了中、日、韩三分天下的格局。
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电器设备的发展,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市场规模广阔。
 
2)国内锂离子电池产业拥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虽然我国已是仅次于日本的锂电池生产大国,但并不是强国,在全球锂电池产业链中仍处于中低端。目前,国内锂电池行业的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相对单一,能够提供生产锂电池系列产品的综合型企业少,市场竞争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高端产品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国内仅有的几家企业与国外产品之间。由于 3G 手机对多媒体功能的要求较高,而彩屏、摄像头、蓝牙、游戏和流媒体等功能或应用耗电量较高,导致大部分3G 手机都面临着电池容量小,待机、操作时间短等问题。现阶段,3G 手机配备的电池以锂离子电池为主,相信在未来两年内3G 手机配备的仍将是锂离子电池。
3)锂离子电池未来将以磷酸亚铁锂最有发展潜力
长期而言,二次电池已开始发生结构性转变,锂离子电池将逐渐取代铅酸、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中又以安全性最佳、具有大电流、循环寿命长的磷酸亚铁锂电池最具发展潜力。若上述 5 个市场全部100%采用磷酸亚铁锂电池,预估2010 年磷酸锂铁电池市场规模达1,588 亿元,2007~2010 年CAGR 达32%,其中以HEV 市场占比重最大,达到61%。长期而言仍将以汽车市场规模最大,太阳能储能设备的电池需求也不容小觑。总之,磷酸亚铁锂电池市场商机无穷,值得期待。
五、燃料电池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燃料电池将是继水力、火力、核能之后的第4 代发电装置及替代内燃机的动力装置。燃料电池作为能源利用的新技术,具备高效、洁净等优点,已成为当今世界能源领域的开发热点。
燃料电池分为磷酸燃料电池、碱性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 PEM)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及蓄热式燃料电池等类型不同、特点不同、用途也不尽相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代表着燃料电池的最新进展,其热效率高达45 %~65 %,比一般内燃机效率高20 %~30 %,因此该类电池在汽车应用领域极具潜力。
燃料电池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用在手机或家用电器,也可以用在运输上。包括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都在发展无环境污染的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电动车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能否商业化的关键在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亦即在使用性能、寿命、价格与燃料周边系统等,需要让消费者能够满意。目前燃料电池、相关材料、系统组件、车辆制造与燃料供应等厂商,正在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奖励与补助,才能逐步营造出初期的市场。
美国、日本与欧洲已经在政府的支持下,与各国的燃料电池相关产业厂商合作,纷纷成立燃料电池伙伴联盟,进行燃料电池电动车的教育与推广工作。这些国家的政府部门也都在积极提供奖励与减税等补助措施,并协助建立初期的燃料周边系统。我国政府对燃料电池科技的推动也是不遗余力,希望能加速推广产品的实际应用。
假设 2009 年中国只生产出500 万辆的电动自行车,但是只要有1%的新型电动自行车使用的是燃料电池,那这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大潜力的新兴燃料电池市场。
六、策略建议
1.产品策略
电池技术本身实际上只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工具,电池厂商唯有将电池产品与行业客户业务的全面融合才能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电池厂商要摆脱价格战的泥沼,赢得广阔发展空间,必须加强对有关行业客户应用的行业知识积淀,改变从客户有合作意向提出部分需求才开始汲取客户需求的传统做法,而是要在平时就加强对所服务行业的关注力度,研究客户的潜在需求和发展趋势,做到比客户更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客户提出具有科学规划、富于前瞻性的电源系统规划,创造系统应用的更大价值。
行业市场的发展由集中走向分散的趋势,使厂商均有加入竞争的机会。在行业需求集中阶段,部分优势厂商在某个行业的垄断地位很难被打破,新品牌进入的机会非常小。而随着行业分散化趋势的加强,每个厂商都相对平等地接受用户的选择,市场机会将更倾向于那些专注细分行业应用,并能够提供完整、建设性行业解决方案的厂商。
这种趋势要求厂商具备充分的准备,联盟行业集成商,研发成熟解决方案,专注行业特定应用,提高产品竞争力,以取得竞争优势。
2.价格策略
根据预测,电池市场价格在今后几年内将保持小幅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受益于电池行业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成本上的下降。要想在未来的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除了要建立自己不可效仿的核心竞争优势以外,还要尽可能的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在适当的时候以低利润来换取市场份额的扩大,从而赢得长期的优势地位。
3.渠道策略
在中国电池市场上,电池厂商都非常重视渠道的建设和发展。为了保证市场的销量,厂商希望自己产品的渠道尽可能稳定。通常电池厂商在渠道建设上都看重以下几个方面:覆盖全国的渠道架构、完善的服务体系、强大的市场推广能力、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和完整的配套解决方案提供能力。随着市场的一系列变化,厂商们也在不断地完善自身渠道政策,寻求效益最大化的渠道管理模式,以此来配合产品的市场战略。
(1)加大渠道支持力度,提升渠道忠诚度
提升渠道忠诚度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让渠道与厂商共同成长、盈利。中国电池市场上,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由少数几家国外大型企业占据,品牌竞争更加激烈,低价仍然是一些厂商开拓市场的主要手段,这必然影响到渠道的利润。对厂商来讲,价格体系的维护对于他们销量的提升起到很大的作用;单对经销商来讲,却意味着利润日渐“稀薄”。因此,厂商应当加大对渠道的支持力度,让渠道做大、做强,形成大规模出货量,以提升渠道的总体利和忠诚度,实现共赢。
(2)协调利益分配,强化集中化管理
电池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厂商往往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市场开拓和生产方面,忽略了管理能力的提高。随着市场规模和产销量的大幅增加,如何协调同渠道的利益分配,如何管理渠道体系将成为厂商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随着分销比重的加大,渠道在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厂商对渠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在支持渠道发展的同时,担心受到渠道的控制,这也是厂商很快将要面对的现实之一。建议用合理的利益分配政策加大对渠道的支持力度,提高渠道的忠诚度;同时强化对渠道的集中管理,防止被渠道控制。
4.销售策略
随着中国信息化建设进程的进行,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千差万别的趋势。在对产品的选择上,品牌、服务、价格是行业用户一直以来较为关注的几个要素。随着客户不断成熟和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客户对产品的应用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间应用范围和应用水平的差异,导致了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发展。通用化的产品在实现了用户基本需求后,无法完美的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厂商不能仅局限于给行业用户提供产品的使用,更重要的是要能提供满足行业用户的实际应用方案。应该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细分市场,不断推出适用的解决方案。
5.服务策略
厂商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服务上。对于电池产品来说,优质、专业的服务将成为厂商差异化战略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当前电池服务网络覆盖面不广,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无法完全满足电池用户的需求。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将是铅酸电池厂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以前,售后服务通常是销售部门的附属机构,随着战略的转变,分销商对服务部门更加重视,将其作为一个服务供应商的有效组成部分。将服务部门从原先的销售部门中剥离出来,独立运作,正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国内有实力的分销商已经开始改造自身的服务部门,或者成立一个独立的服务部门,从而实现服务部门的资源集中化和成本收益的有效平衡。
在注重完善传统的支持与维护服务能力的同时,应当全力提升企业在专业服务方面的能力,以形成包括方案咨询、集成与开发、培训及管理外包服务在内的完整的服务价值链。未来中国专业服务市场发展迅猛,成长性厂商应当把握市场机遇,实现服务功能的专业化转型和升级。
为了配合整体市场在区域格局上差距缩小的变化趋势,厂商可以通过采取增多自身服务网点建设、与系统集成商以及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等方式实现服务覆盖范围的扩大;通过提高上门服务、网络服务水平,提升用户满意度。
针对行业用户服务需求特点,以应提供用方案和主动服务为主,建立行业用户信息系统,定期主动电话回访或上门巡访。为行业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提升品牌价值应作为厂商的服务追目标,在运作过程中,厂商应正确处理好规范服务和增值服务的关系,并合理、有效地分配精力和财力。
为了配合整体市场在区域格局上差距缩小的变化趋势,厂商可以通过采取增多自身服务网点建设、与经销商合作以及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等方式实现服务覆盖范围的扩大;通过提高上门服务、网络服务水平,提升用户满意度。
针对行业用户服务需求特点,以应提供用方案和主动服务为主,建立行业用户信息系统,定期主动电话回访或上门巡访。为行业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提升品牌价值应作为厂商的服务追目标,在运作过程中,厂商应正确处理好规范服务和增值服务的关系,并合理、有效地分配精力和财力。
6.品牌策略
行业市场的发展由集中走向分散的趋势,使厂商均有加入竞争的机会。
成长性厂商品牌策略的重点应该放在扩大在电池领域的品牌知名度。国际性厂商具备很强的技术优势,但是受限于总部的中国市场策略或参与竞争时间的滞后,其在渠道建设、服务方面相对薄弱,导致品牌知名度弱于主力厂商。国内厂商由于未能掌握产品核心技术,在电池领域的品牌知名度较弱,其本土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品牌建设是产品、技术、营销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长期沉淀的结果,因此,对成长型厂商而言,必须始终致力于用户的品牌忠诚度提高。具体来讲,立足优势细分行业,满足用户未满足的需求,提高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给用户提供超值服务,扩大行业影响力,最终实现品牌综合竞争力的增强。
《电源资讯》杂志  http://www.21dianyuan.com/inscription/inscrihome/index.php?id=3
                                  http://www.21dianyuan.com/bbs/bbshome/topic_list.php?rid=61

http://www.21dianyuan.com/supply/supplyhome/company.php?company_id=1544

免责声明:本文若是转载新闻稿,转载此文目的是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所用文字、图片、视频等素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编辑予以删除。
我要投稿
近期活动
帖子推荐更多

Copyright 2008-2024 21dian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号为:津ICP备1000234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