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源散热 电源温度及负压散热系统
摘要:关于电源的温度。让我们先对电源的散热作一个分析。额定功率300W的电源,按75%的效率计算,其转化为热量的功率为100W,这100W中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和振荡管、整流管发出的热量,其中只有振荡管和的整流管需要专门散热,假设它们发出的热量占到总热量的70%(手头没有这方面的数据),每个管...
关于电源的温度。让我们先对电源的散热作一个分析。额定功率300W的电源,按75%的效率计算,其转化为热量的功率为100W,这100W中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和振荡管、整流管发出的热量,其中只有振荡管和的整流管需要专门散热,假设它们发出的热量占到总热量的70%(手头没有这方面的数据),每个管子散发的热量大致在15W左右。可见,计算机电源的散热和CPU、显卡等芯片的散热不同,电源散热的热量分散,温升低,散热容易;CPU、显卡散热的热量集中,温升高,散热较难。正因为如此,常见的有风扇电源的散热器都十分简单,一个最多带几片鳍片的略厚的铝片而已,和CPU、显卡的散热器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在电源、CPU和显卡这三个电脑主要热源中,电源的温度是最低的,其次是CPU,最后是显卡。如同在集中供气新风散热电脑中用一个600余克的太阳花散热器搞定了一个95W的CPU一样,用一个700克的散热器来搞定电源振荡管和整流管大约70W的热量同样是没问题的。
虽然电源不像CPU和显卡一样设有温度传感器,不过从机箱后部电源风口的位置还是很容易测量电源的温度的。现在的万用表一般带有温度探头,把万用表的温度探头用塑料之内的绝缘材料包裹一下,从机箱后部电源的位置伸入电源内,只要有时间和耐心,可以测量电源多个位置的温度。而采用红外测温仪可以对电源各处温度进行全方位的快速测量,只须从机箱后部把红外测温仪对准电源内部的各个部位,就可以方便快捷地读取电源内部各处的温度。测试表明,集中供气新风散热电脑的无风扇电源的温度比同功率的有风扇电源低很多,5~10度的样子,和上面的分析大体吻合。这说明,在集中供气新风散热电脑中,无风扇电源的成本和传统的有风扇电源大致相当。
当电脑散热进入了以人为本的时代,过高的风扇转速由于明显的噪音而失去实际价值,基本上只在媒体的评测中见到;当电脑散热进入多核时代,过低的风扇转速由于增加了对散热器体积的要求而受到各种限制,在实际中也很难见到。可见,一个适中的风扇转速是所有静音电脑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追求电脑的极致静音还必须进一步减少风扇的数量。
集中供气新风散热电脑取得静音突破的关键在于实现了电脑散热的集中供气和新风散热,和楼宇的中央空调有异曲同工之妙,无须像传统电脑在电源、CPU和显卡上安装风扇进行单独供气。集中供气新风散热电脑讲究以适量的风扇,适中的转速来取得电脑的静音和散热之间的平衡。适量风扇的最少数字是一个;适中的转速对120mm风扇来说是1300rpm左右,对180mm风扇来说是900rpm左右。在适中的转速下,口径大的风扇比口径小的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多个风扇比单个风扇有更好的散热效果。追求极致静音效果的,可以采用一个风扇;追求极致散热效果的,可以采用大口径风扇或多个风扇。也就是说,气压差整体散热不仅能静音和散热兼顾,而且在静音和散热之间还具有相当程度的灵活性。
集中供气新风散热系统的散热和排热能力可以按如下的方法计算。
以计算机里常见的口径120mm风扇为例,其风量在转速为1300rpm时大概为50CFM(Cubic Feet per Minute,1CFM=4.72×10-4m3/s)。设气流进入机箱时的温度为28℃,排出机箱时的温度为38℃,温差为10℃(或K),则单位时间里口径120mm的风扇向机箱外排出的热量为:(空气的比热:1.005J/g.K,空气的比重:1290g/m3)
Q=c•m•Δt
=1.005×(50×4.72×10-4×1290)×10
=305.96瓦
目前,绝大多数的计算机的发热量都在300瓦以下,尤其一般配置的计算机,其整机功率才200瓦左右,发热量远到不了300瓦。
上面这个公式从系统的角度描述了集中供气新风散热系统,气流相当于输入,气流带走的热量相当于输出,比热相当于系统函数。当然,在设计集中供气新风散热系统中的电源,CPU无风扇散热装置,显卡无风扇散热装置的时候,还要用到热设计理论。在热设计理论中,有风扇的散热器的散热能力与散热器的散热面积成正比,与气流流量成正比,与散热器表面与气流之间的温差成正比,据此可以进行散热器大小的规划和气流流量的分配。
- 安森美汽车&能源基础设施白皮书下载时间:2023年04月03日 - 2023年11月30日[立即参与]
- 2023年安森美(onsemi)在线答题活动时间:2023年08月01日 - 2023年08月31日[查看回顾]
- 【在线答题活动】PI 智能家居热门产品,带您领略科技智慧家庭时间:2023年06月15日 - 2023年07月15日[查看回顾]
- 2023年安森美(onsemi)在线答题活动时间:2023年06月01日 - 2023年06月30日[查看回顾]
- 2023安诚迅飞是德仪器视频实验室有奖问答活动时间:2023年05月08日 - 2023年07月31日[查看回顾]
- 汽车电子电源行业可靠性要求,你了解多少?
- 内置可编程模拟功能的新型 Renesas Synergy™ 低功耗 S1JA 微控制器
- Vishay 推出高集成度且符合 IrDA® 标准的红外收发器模块
- ROHM 发布全新车载升降压电源芯片组
- 艾迈斯半导体推出行业超薄的接近/颜色传感器模块,助力实现无边框智能手机设计
- 艾迈斯半导体与 Qualcomm Technologies 集中工程优势开发适用于手机 3D 应用的主动式立体视觉解决方案
- 维谛技术(Vertiv)同时亮相南北两大高端峰会,精彩亮点不容错过
- 缤特力推出全新商务系列耳机 助力解决开放式办公的噪音难题
- CISSOID 和泰科天润(GPT)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动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广泛应用
- 瑞萨电子推出 R-Car E3 SoC,为汽车大显示屏仪表盘带来高端3D 图形处理性能

众所周知,LED的驱动IC担负着在输入电压不稳定的情况下,为LED提供恒定的电流,并控制恒定(可调)亮度的作用。无论是室内照明,还是车载应用,都肩负着极为重要的使命。
- 关于连续三角波有效值平均值纹波有效值的理解,请大佬指正
时间:2023-11-23 浏览量:352
- 临界模式 boost PFC boost电感电流的峰值为什么是输入2倍
时间:2023-11-22 浏览量:288
- 核算Im>Ip异常
时间:2023-11-20 浏览量:223
- 关于反激电源效率的一个疑问
时间:2022-07-12 浏览量:7660
- 面对热拔插阐述的瞬间大电流怎么解决
时间:2022-07-11 浏览量:6414
- PFC电路对N线进行电压采样的目的是什么
时间:2022-07-08 浏览量:6880
- 多相同步BUCK
时间:2010-10-03 浏览量:37302
- 大家来讨论 系列之二:开机浪涌电流究竟多大?
时间:2016-01-12 浏览量:42582
- 目前世界超NB的65W适配器
时间:2016-09-28 浏览量:59360
- 精讲双管正激电源
时间:2016-11-25 浏览量:124130
- 利用ANSYS Maxwell深入探究软磁体之----电感变压器
时间:2016-09-20 浏览量:106598
- 【文原创】认真的写了一篇基于SG3525的推挽,附有详细..
时间:2015-08-27 浏览量:97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