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时代,什么是智能交通的未来趋势?
时间:2018-06-25 13:39来源:安防知识网
摘要:在当前阶段行业并不以某一项技术为代表,AI技术、汽车电子标识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云技术、互联网技术、车路协同技术井喷式发展,各类交通大数据系统、城市大脑系统落地建设。
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发展经历了80、90年代以信号控制技术为代表的起步期,2000年到2015年以视频分析技术为代表的成熟期,而当前阶段可以用智慧交通时代命名。在当前阶段行业并不以某一项技术为代表,AI技术、汽车电子标识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云技术、互联网技术、车路协同技术井喷式发展,各类交通大数据系统、城市大脑系统落地建设。
AIoT时代智能交通新需求
在新技术逐步成熟后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信息共享问题、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海量数据处理、大数据分析问题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智能交通体系的更新和完善,宏观上有三层需求:
在感知交互层上,多种技术成熟,新的智能交通体系需要融合各类交通相关系统,感知层同时存在视频监控系统、卡口电警系统、信号控制系统、浮点车系统等多源异构系统;
在数据层上,构建信息化系统的云支撑系统,同时多源异构系统以统一标准融合。这里就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信息共享标准,比如已经发布的《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等;
在应用层上,基于云设施支撑系统,构建交通云应用系统,例如交通态势系统、交通信号优化系统、交通辅助决策系统等。
总体来看,人工智能和物联感知一方面改变了数据的获取方式(感知智能),传统市场获取的信息以视频和图片为主,智能感知方面以车牌为主,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感知技术的发展,可以更深层次的挖掘数据,智能感知车牌、车辆特征、车辆行为、人脸、人体、非机动车、交通信息,另一方面改变了数据的认知方式(认知智能),人、车、行为等多维数据的碰撞,让信息系统的认知更智能。
最终体现在细分领域的应用,一是对管理维度提升,传统的车辆违法管理、缉查布控将扩展到出行者管理,例如驾驶人管理、非机动车、行人管理等。二是管理层次的提升,借助多源数据分析提升交通分析评价能力,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例如更成熟的交通态势的分析以及辅助决策系统的加速发展,城市级停车业务的加速发展。
抢占智能交通市场制高点
现阶段的智能交通行业有很多机会点,每个企业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有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企业投入的重点主要是源于行业、客户需求。对于当前的智能交通行业,一套完整的具有创新技术的解决方案更吸引客户。就比如前面提到的人车大数据系统,需要感知层具备边缘计算能力,也需要中心大数据分析能力,完善的体系架构、软件硬件支持缺一不可。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取得制高点,必须在技术、产品、解决方案、服务等形成核心竞争力,仅就技术层面来讲,当前比较看重的是AI技术,AI技术是对传统技术从本质上进行转变,形成新的感知智能以及认知智能,我们都在讲数据结构化、大数据分析,都是跟AI紧密集合的。AI技术可以贯穿多个行业,贯穿信息系统各层次。不是提倡每个企业横向铺开,而是抓紧符合自身客户需求的关键AI技术,纵向挖掘业务,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者解决方案。
智能交通未来趋势
数据是推动智能交通发展的基础,人、车、行为识别都是获取数据的工具,是感知智能的提升。感知是基础,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最终改变的是业务架构,达到更深层次的业务应用。
整个交通数据生态的组成因素有人、车、路、场站枢纽四大因素。当前已经可以通过固定式检测设备感知车号牌、车流量、车特征等信息。通过场站枢纽的视频监控、出入口车辆识别、车位检测设备获取车辆进出数据。随着车路协同、辅助驾驶、无人驾驶技术的提升,可通过车载智能终端感知车辆相关移动数据,包括位置、行为等。我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以移动终端(手机)感知出行者信息。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以及政策的支持,这四类信息将被全面感知,形成人车路场协同,提高整体交通通行效率。
目前国内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各不相同。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相对成熟的部分,智慧城市建设将大幅推动智能交通市场发展。而智慧城市建设带动的市场发展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沿海及部分重点城市的先进经验向三、四线城市复制,这部分市场份额较大,因为技术相对成熟,可复制性强;另一部分是一、二线城市进行新技术试点,比如城市大脑相关项目会越来越多。此类项目对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IT企业、政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会加速企业技术融合转型。
AIoT时代智能交通新需求
在新技术逐步成熟后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信息共享问题、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海量数据处理、大数据分析问题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智能交通体系的更新和完善,宏观上有三层需求:
在感知交互层上,多种技术成熟,新的智能交通体系需要融合各类交通相关系统,感知层同时存在视频监控系统、卡口电警系统、信号控制系统、浮点车系统等多源异构系统;
在数据层上,构建信息化系统的云支撑系统,同时多源异构系统以统一标准融合。这里就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信息共享标准,比如已经发布的《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等;
在应用层上,基于云设施支撑系统,构建交通云应用系统,例如交通态势系统、交通信号优化系统、交通辅助决策系统等。
总体来看,人工智能和物联感知一方面改变了数据的获取方式(感知智能),传统市场获取的信息以视频和图片为主,智能感知方面以车牌为主,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感知技术的发展,可以更深层次的挖掘数据,智能感知车牌、车辆特征、车辆行为、人脸、人体、非机动车、交通信息,另一方面改变了数据的认知方式(认知智能),人、车、行为等多维数据的碰撞,让信息系统的认知更智能。
最终体现在细分领域的应用,一是对管理维度提升,传统的车辆违法管理、缉查布控将扩展到出行者管理,例如驾驶人管理、非机动车、行人管理等。二是管理层次的提升,借助多源数据分析提升交通分析评价能力,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例如更成熟的交通态势的分析以及辅助决策系统的加速发展,城市级停车业务的加速发展。
抢占智能交通市场制高点
现阶段的智能交通行业有很多机会点,每个企业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有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企业投入的重点主要是源于行业、客户需求。对于当前的智能交通行业,一套完整的具有创新技术的解决方案更吸引客户。就比如前面提到的人车大数据系统,需要感知层具备边缘计算能力,也需要中心大数据分析能力,完善的体系架构、软件硬件支持缺一不可。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取得制高点,必须在技术、产品、解决方案、服务等形成核心竞争力,仅就技术层面来讲,当前比较看重的是AI技术,AI技术是对传统技术从本质上进行转变,形成新的感知智能以及认知智能,我们都在讲数据结构化、大数据分析,都是跟AI紧密集合的。AI技术可以贯穿多个行业,贯穿信息系统各层次。不是提倡每个企业横向铺开,而是抓紧符合自身客户需求的关键AI技术,纵向挖掘业务,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者解决方案。
智能交通未来趋势
数据是推动智能交通发展的基础,人、车、行为识别都是获取数据的工具,是感知智能的提升。感知是基础,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最终改变的是业务架构,达到更深层次的业务应用。
整个交通数据生态的组成因素有人、车、路、场站枢纽四大因素。当前已经可以通过固定式检测设备感知车号牌、车流量、车特征等信息。通过场站枢纽的视频监控、出入口车辆识别、车位检测设备获取车辆进出数据。随着车路协同、辅助驾驶、无人驾驶技术的提升,可通过车载智能终端感知车辆相关移动数据,包括位置、行为等。我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以移动终端(手机)感知出行者信息。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以及政策的支持,这四类信息将被全面感知,形成人车路场协同,提高整体交通通行效率。
目前国内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各不相同。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相对成熟的部分,智慧城市建设将大幅推动智能交通市场发展。而智慧城市建设带动的市场发展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沿海及部分重点城市的先进经验向三、四线城市复制,这部分市场份额较大,因为技术相对成熟,可复制性强;另一部分是一、二线城市进行新技术试点,比如城市大脑相关项目会越来越多。此类项目对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IT企业、政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会加速企业技术融合转型。
我要投稿
近期活动
- 新春伊始,TE邀您进入战斗天使的明日世界时间:2019年02月15日 - 2019年03月22日[立即参与]
- 活动大集合 精彩活动一网打尽时间:2019年02月01日 - 2019年02月28日[立即参与]
- 2019 品牌知名度问卷调查时间:2019年01月16日 - 2019年02月20日[立即参与]
- 聚锋芒 赢新春│分享资料赢取“猪”多好礼时间:2019年01月14日 - 2019年03月01日[立即参与]
- 【每日一问】解答有礼,21金币送送送~时间:2019年01月01日 - 2019年12月31日[立即参与]
分类排行榜
- 汽车电子电源行业可靠性要求,你了解多少?
- 内置可编程模拟功能的新型 Renesas Synergy™ 低功耗 S1JA 微控制器
- Vishay 推出高集成度且符合 IrDA® 标准的红外收发器模块
- ROHM 发布全新车载升降压电源芯片组
- 艾迈斯半导体推出行业超薄的接近/颜色传感器模块,助力实现无边框智能手机设计
- 艾迈斯半导体与 Qualcomm Technologies 集中工程优势开发适用于手机 3D 应用的主动式立体视觉解决方案
- 维谛技术(Vertiv)同时亮相南北两大高端峰会,精彩亮点不容错过
- 缤特力推出全新商务系列耳机 助力解决开放式办公的噪音难题
- CISSOID 和泰科天润(GPT)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动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广泛应用
- 瑞萨电子推出 R-Car E3 SoC,为汽车大显示屏仪表盘带来高端3D 图形处理性能
编辑推荐

金升阳:匠“芯”创造 砥砺前行——金升阳国内营销中心总监奉启珠答21Dianyuan 采访
金升阳今日在深圳国际电子展展出自主集成电路芯片、LDE LHE系列产品、LM系列机壳开关电源等一系列明星产品
- 150W 无APFC 反激过CCC认证开关电源
时间:2019-01-03 浏览量:7386
- [单片机] ARM-Microprocessor-Systems 2017新书 (英文)
时间:2018-12-27 浏览量:3200
- 全面解剖三相并网光伏逆变器
时间:2018-12-04 浏览量:6240
- DIY简易小功率试验电源
时间:2018-12-03 浏览量:955
- DC TO DC 80W电源设计。
时间:2018-11-21 浏览量:10800
- 小功率电源EMI整改大全
时间:2018-11-18 浏览量:6397
- 多相同步BUCK
时间:2010-10-03 浏览量:17987
- 大家来讨论 系列之二:开机浪涌电流究竟多大?
时间:2016-01-12 浏览量:9272
- 目前世界超NB的65W适配器
时间:2016-09-28 浏览量:27653
- 精讲双管正激电源
时间:2016-11-25 浏览量:57494
- 利用ANSYS Maxwell深入探究软磁体之----电感变压器
时间:2016-09-20 浏览量:30538
- 【文原创】认真的写了一篇基于SG3525的推挽,附有详细..
时间:2015-08-27 浏览量:35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