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拼配置到智慧:智能终端竞争格局悄变

时间:2017-10-16 09:39来源:电子技术应用网

摘要:随着互联网领域的飞速发展,智能终端产品成为各大产业链的必争之地,对于互联网各方企业来说,智能终端产品都是开展跨界竞争和运营的最佳切入点。

随着互联网领域的飞速发展,智能终端产品成为各大产业链的必争之地,对于互联网各方企业来说,智能终端产品都是开展跨界竞争和运营的最佳切入点。随着各大产业规模稳步的增长,智能终端已不再仅限于智能手机,电子类型的 VR/AR 设备、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汽车等产品也将放在智能终端的领域中。
 
智能手机:打破竞争格局瓶颈,厂商出海或成关键
 
手机依旧稳坐智能终端领域中的头把交椅。回顾2011年苹果掌舵人乔布斯黯然离世;谷歌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苹果、三星、微软、HTC 之间官司你来我往;黑莓手机陷入困局,那时的手机竞争市场里更多的还是Android和苹果之间出货量、硬件性能以及系统领域之间的战争。如今,各大运行商以及制造商早已不再依靠硬件赚取利润,2016年上半年是硬件市场大爆发的时期,据赛迪顾问预计,2017年和2018年市场增长率将维持在40%-50%之间。在硬件产品走向大量生产之际,人工智能成为了飞跃的突破口。“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实际上已经逐步的走入了各行各业,无论在消费者领域,消费电子、健康、金融、零售,这上面太多太多的应用场景。总之,人工智能渗透到行业,正成为重塑每一个行业的关键力量” 将门 CTO&将门创投创始合伙人沈强说。
 
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智能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位居前列的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华为以同比增长率22.6%继续保持第一位置,其次为 OPPO,2017年第二季度出货量为20.1百万台;vivo位列第三,2017年第二季度市场份额为14.4%;相比之下,虽然小米具有较高的同比增长率,但是相对于华为、OPPO、vivo三大厂家,其第二季度出货量仍旧偏低。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阶段,厂商维持良性运作发展所需的丰厚利润已无法被满足,更严重的问题是,如今用户对于智能手机的选择理念正从过去的硬件配置向智能场景概念方向转化,集中化、智能化等趋势明显,这就对厂商产生了一定的挑战,如何在获取用户群体的基础之上加大研发投资与成本投入成为了关注的重点。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各大厂家将心思花在了海外市场。印度、乌克兰、尼日利亚等海外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很多厂商将其视为来自海外的市场的红利。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全球配置创新资源”,“ 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然而面对海外市场的诸多挑战和困难,IDC 强调,国内手机厂商需要在海外市场进入方面,不断提升自身本土化运营能力,并采取如下致优策略。第一,优化渠道投资,发展重点通路。第二,响应当地政府政策,助力其发展当地经济。第三,持续创新与品质确保,提升品牌国际化形象。
 
智能穿戴设备:市场格局初现,VR/AR 设备吸睛
 
在智能穿戴设备中,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成为几种初级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可以将智能手机的某些功能继承下来,例如语音交互、实时定位以及健康管理,据 IDC 预测,智能手表占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份额将从2016 年41.0%上升至2020 年的52.1%。与此同时,VR/AR 设备的崛起也为智能穿戴设备博得眼球,除却包含智能眼镜的功能应用之外,VR/AR 设备还对基础功能进行进一步的提升与优化,不仅科技巨头投入科研精力,大批创业公司也陆续推出自己的产品。VR/AR 设备不仅在工业企业得以采用,更在军事、商业等方面得到应用扩展。波音公司使用 Google Glass 来协助工人组装电线网络,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将工人组装电线时间节约25%。微软与蒂森克虏伯公司为旗下2.4万工人配备了 HoloLens 眼镜,一方面提升工人在安装、检修电梯时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在通用电气方向使用 HoloLens 眼镜进行涡轮制造。英特尔与 DAQRI 合作推出的智能头盔 Smart Helmet  搭载了英特尔酷睿 M7 CPU 和英特尔 RealSense 3D 实感技术。可穿戴设备公司 Osterhout Design Group 也推出了一款 R-7HL(HL 代表危险位置) AR 眼镜,主要适用于在极端危险环境下工作的工人使用。与世界水平相比,国内工、企业起步较晚,试点、试用 VR/AR 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也是最近两年的事情。江铃汽车采用 0glass 的 AR 解决方案,与航空维修公司、国家电网、西门子、华为、中广核等公司合作,努力提升生产效率。
 
除了 VR/AR 设备外,国内可穿戴设备也呈现上升趋势。根据 IDC 最新报告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呈现增长趋势,基础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17.5%,以智能手表为主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163.9%。中国市场前五大可穿戴设备厂商中,小米以市场份额26.1%位居第一,其次为步步高,市场份额为7.2%,但是-1.6%的出货量同比增长率着实黯淡无光。奇虎360的市场份额为5.8%,出货量同比增长率89.0%。在本季度市场产品排名中,小米手环产品稳居第一,除此而外,小米在手环和儿童手表之外也进入了智能跑鞋领域。相对于小米市场的扩增,步步高旗下的小天才儿童智能手表却未能实现增长。虽然奇虎360凭借性较比较高的儿童智能手表位列第三,但是华为大量的新品出货,包括华为手表和子品牌荣耀手环等,显示出较为强势的增长势头。
 
国内现在的可穿戴设备还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还需要更多的市场验证,另一方面也需要许多行业的交叉互融。“我们要集成到一个小小的芯片里面,它可以集成我们的可穿戴设备等等这样一些应用场景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是要跟这些半导体和芯片的服务商、提供商紧密合作” 码隆科技副总裁王海英说。
 
智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中国一马当先
 
智能汽车是车联网的重要支点之一,智能化的服务与管理带动了传感、人工智能、V2X 等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智能汽车改变了人类传统的出行模式和物流模式,智能车辆、数据和信息将成为新的生产资料,从而深刻地改变未来生产关系和社会组织形式,实现人、机、物的有机融合。与传统汽车不同,智能汽车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操作所产生的危险指数,在车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汽车与智能汽车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就算是互联网车厂,也有一个汽车产业链,怎么和供应链合作,都与传统车厂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样。而且我们在看,有可能在人工智能这波浪潮里面,所谓的互联网车厂走的快一点,但是走的快也就是一年两年,传统车厂追的非常快,现在全球来看,特斯拉是最早的一个拥抱互联网、拥抱人工智能的,但是奥迪、奔驰、宝马,他们追的非常快,不见得说在未来三到四年,谁可以站到最后。” 英伟达中国区高级销售总监陈曦说。
 
自动驾驶技术是智能汽车与传统汽车竞争的关键点之一,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预测,至 2040 年自动驾驶车辆所占比例将达到75%。Google、苹果、百度、特斯拉和其他科技公司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均投入了巨大的研发力量,并且有一些车辆模型已经在现实道路上投入测试。“其实自动驾驶处在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阶段,在过去几年,自动驾驶仅是一个科幻小说中出现的场景,而如今已经变成了可能,并且是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可能性,这样的变化在过去几年非常难以置信。”新思科技董事长兼 CEO Aart J.de Geus 说。
 
“从自动驾驶来讲,其实自动驾驶这条线,在国外很多年,核心是安全,因为大部分的事故,90%统计下来是人为操作失误引起的,如果把人的操作变成由机器完成,这90%的事故就可以避免了。第二个,自动驾驶本身在国外的一些车厂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最早的是自动泊车和高速辅助,现在真正的自动驾驶是往后移” 阿里斑马网络科技CEO施雪松说。
 
沃尔沃、奥迪、奔驰、宝马、丰田、日产、福特等汽车厂商均选择了更具实用性的民用智能车技术路线。此外,奥迪、凯迪拉克、日产、丰田等厂商在自动专向、减速、自动停车、自适应巡航等技术领域加大投资力度,面对国际企业的重磅出击,国内企业也当仁不让。“在中国的传统企业,他们在这次浪潮里面是一点不落后,我们很期待中国的主机厂可以在未来得表现。我们国内,例如地平线、小马、景驰,很多的百度系的公司,他们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也是非常领先的。例如图森,技术上一点不比国外的差。如果说从整体上看,中国和国外有没有差距,我认为至少在 OEM 和创业公司上,我们这个技术最领先的地方,我们是没有差距的,甚至比他们还领先。” 英伟达中国区高级销售总监陈曦说。
 
智能终端的未来,人工智能成为关键
 
有专家认为,正是人工智能从实验室专业圈走出来,使得设备与人工智能、服务相结合,从而造就了智能终端的出现。因此智能终端的未来发展,一定离不开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三要素是算法、算力和数据,而从创新角度来讲,数据其实是资源,算法、算力有很多技术演进的空间,关键一点是要找准场景,再先进的算法、再先进的算力找不到合适的场景落地,我们就很难把它转化成商业价值。” 将门 CTO &将门创投创始合伙人沈强说。
 
此外,沈强还表示,即使现有的终端产品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但是未来要落在什么应用场景上仍是一个问题。“我们来看设备端的智能,我们今天拿着苹果的 iPhoneX,那么我们手里就攥着一个每秒6500亿次计算的小的超小计算机,如果拿着华为的7090的,也就是华为 Mate10,我们手上就握着高达1.92万亿次的计算能力的计算机。但即使有这样的计算能力,我们要处理的场景未来渗透到哪里?它所要加载的模型不是单一的模型,会有无数的模型需要加载。同时我们讲到深层设施,不同的网络在这里涌现,能够吞噬新的架构给我们提供的计算量,所以我们也特别希望新的智能还在不断的往前涌现,以满足即将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对巨大计算量的需求。”沈强说。
 
“我的一个看法,现在的手机已经是人所能够应用的最后一个能够身外的一个智能化设备了,未来的智能化设备一定是跟人体紧密相关的,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会相连的,不是统一神经,要么就嵌到肉里面,要么放到脑子里面,从这一点来说,微信对人类的控制还有很长时间。” 伟景智能创始人兼 CEO 董霄剑博士说。
 
“我觉得是一些创新可能现在都还不存在的,比如说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算力的芯片产品,提供给我们的一些真正可用的(产品),不管是机器人也好还是可穿戴的设备也好,还是说植入到人体当中的某一个芯片来说,这个对大家想像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码隆科技副总裁王海英说。

免责声明:本文若是转载新闻稿,转载此文目的是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所用文字、图片、视频等素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编辑予以删除。
我要投稿
近期活动
帖子推荐更多

Copyright 2008-2024 21dian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号为:津ICP备1000234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