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车载电池“绿色危机”

时间:2008-10-30 08:57来源:世纪电源网

摘要:从9月26日起,欧盟开始执行新的《电池指令》,提高了对包括车载铅酸电池在内各类电池的环保要求,明确要求“生产者建立废电池及废蓄电池的回收处理机制”。这一新要求引起业界广泛关注,车载蓄电池的环保问题再次成为焦点话题。&nb...

    从926日起,欧盟开始执行新的《电池指令》,提高了对包括车载铅酸电池在内各类电池的环保要求,明确要求“生产者建立废电池及废蓄电池的回收处理机制”。这一新要求引起业界广泛关注,车载蓄电池的环保问题再次成为焦点话题。

    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车载电池在环保要求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由于我国车载蓄电池产品还是以内销为主,很少直接出口到欧洲,所以,此次执行新的《电池指令》对国内车载蓄电池厂家直接冲击有限。但伴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环保标准日益完善,车载蓄电池产业迟早将会面临同样的“绿色考验”。对此,我们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呢?

    记者日前调查了一些车用蓄电池生产厂家,又采访了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敬忠,试图从生产、使用和回收再利用三个环节探寻国内铅酸电池产业环保问题的现状和成因。

生产领域环保监督的缺失造成良莠不齐

    目前,我国有大大小小铅酸蓄电池生产厂家1000余家,其中上规模、达到环保排放要求的大约有200多家。这些厂家都有配套的环保设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铅粉、铅渣、铅液等废弃物,目前都有专门装置进行回收,对环境基本上不造成影响。这些企业的产品通常是直接供给整车企业和正规的汽车修理厂,占市场份额的60%左右,但中国目前铅酸电池的需求以每年15%~40%的速度递增,仅凭这些骨干企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就给部分小企业提供了生存空间,其生产能力不高,但是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却非常大。因为没有专业的回收设备,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往往就直接排往“海陆空”。

    目前,这部分企业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原因之一就是国家目前相应的法规不够完善。王敬忠说:“比如现在蓄电池生产企业必须取得的铅酸电池产品生产许可证,仅仅是从产品质量的角度进行考量,缺少对生产企业的有效环保考核。这个许可证已发放近1000张,客观上造成了许多没有合格环保设施的厂家也在合法生产蓄电池,这部分企业的生产必然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如果蓄电池生产企业要在环保方面达标,必须要进行环保设施的投入。目前,我国铅酸电池市场需求很大,生产方面进入的门槛却很低,很多小厂投资十几万元或几十万元,就可以生产,但环保回收设备动辄上百万元。“如果没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制约,单靠企业自觉是无法保护好环境的。”王敬忠说。

消费领域大力发展全密封免维护蓄电池

    我国汽车保有量进一步提高,对铅酸蓄电池的使用需求也在进一步扩大。目前,我们常用的车载电池主要有两种:传统开口式电池和全封闭免维护电池。

    免维护蓄电池采用铅钙合金做栅架,外壳采用密封结构,释放出来的硫酸气体很少。与传统蓄电池相比,它不需添加液体,没有酸气溢出。相比之下,传统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随时添加硫酸、电解液和水,溢出的酸气造成了一定的空气污染。“从国家和行业的角度来说,我们一直在大力发展免维护电池,目前电池生产领域骨干企业生产的大部分都是免维护电池。”王敬忠说,“这种发展趋势也对蓄电池的使用提供了环保保障。”

 回收再利用难题待破解

    我国再生铅的主要原料80%以上来自废铅酸蓄电池。随着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和社会汽车保有量增加,废铅酸蓄电池的蓄积量持续增长。2007年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598亿辆,为再生铅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车主换下的废旧电池通常都留在汽修厂,之后被各类废品回收商贩直接或间接卖给资源再生企业;而大多数铅酸电池生产企业对自己的产品并没有进行有效回收。

   

    少数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回收渠道甚至再生渠道,但效果并不理想。比如“统一电池”的日本母公司和天津市政府合作,早在2004年就建成投产的再生铅加工厂,虽然产品不愁销路,但由于原材料来源匮乏,生产线一直“吃不饱。原因之一是:这些按照环保要求投产的正规企业无法从民间渠道收购废旧铅酸蓄电池。他们拿不到进货发票,无法抵扣进项增值税,和“三无”厂家相比,反倒处于资源劣势。

    一方面真正具有环保资质的合格企业原材料短缺,造成生产设备闲置;另一方面很多“三无”厂家采用各种低技术手法自行破解电池。在破解过程中,电池中的酸被直接倒入土壤或者河流,污染环境,同时酸液中的铅渣随之留在土壤,造成永久性污染;重新回收提取时,这些厂家多使用土炉,生产中排放烟尘又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此外,这种土法炼制还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一块普通的车载电池中,铅含量可达70%。作为一个铅酸电池生产大国,我国回收铅的再利用率当前只能达到20%~30%

    如何破解回收利用的难题,解决“回收渠道乱”、“处理设备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王敬忠建议,首先要颁布明确的法律法规,将环保考核纳入市场准入机制,在电池生产领域筑起一道“绿色长城”;其次要理顺废旧电池回收渠道,保证这些可以再次利用的资源能够投入真正具有再处理能力的地方,防止资源浪费。因此,他建议国家建立大型废旧电池处理中心,集中处理废旧电池,保证废旧电池有效处理。目前,中国蓄电池工业协会已经和大型车载电池生产厂商“风帆”达成合作意向,准备在北京地区先期试点,建立一个大型的回收电池处理中心。

    当前,大力发展再生铅,使铅金属进入生产-消费-再生的良性循环,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也是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载蓄电池的环保问题,不仅关系到这个产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也涉及环境保护的百年大计。从长远来看,国内相关管理部门应该立足长远,尽快加强车载蓄电池在生产和回收利用等方面的规范,引导电池企业走绿色环保的道路,电池厂家也应该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未雨绸缪,将环保问题列入企业发展战略。

http://www.21dianyuan.com/supply/supplyhome/company.php?company_id=1544

免责声明:本文若是转载新闻稿,转载此文目的是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所用文字、图片、视频等素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编辑予以删除。
我要投稿
近期活动
帖子推荐更多

Copyright 2008-2024 21dian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号为:津ICP备10002348号-2